zhōnghuá

中华


拼音zhōng huá
注音ㄓㄨㄥ ㄏㄨㄚˊ

繁体中華
词性名词

中华

词语解释

中华[ zhōng huá ]

⒈  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,以其在四方之中,因称之为中华,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,后各朝疆土渐广,凡所统辖,皆称中华,后也借指中国。

振兴中华。

China;

⒉  指中原。

⒊  古时对华夏族、汉族的称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 黄河 南北,以其在四方之中,因称之为 中华。后各朝疆土渐广,凡所统辖,皆称中华,亦称 中国。

晋 桓温 《请还都洛阳疏》:“自强 胡 陵暴,中华荡覆,狼狈失据。”
《敦煌曲子词·献忠心》:“见中华好,与 舜 日同,垂衣理,菊花浓。”
梁启超 《爱国歌》之一:“泱泱哉,我 中华,最大洲中最大国。”

⒉  指中原。

宋 张淏 《云谷杂记·侍郎徐公帖》:“樅阳 张监镇,其先中华人,自其祖寓 武义,邦宪 与之邻居有年矣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彭生行》:“王 严 杨 马 各挺出,异才岂必生中华。”

⒊  古时对华夏族、汉族的称谓。

《北齐书·高昂传》:“于时, 鲜 卑 共轻中华朝士,唯惮服于 昂。”
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摘抄》:“且如胡 元 只任胡族为正官,中华人官佐二。”

国语辞典

中华[ zhōng huá ]

⒈  中华民国的简称。参见「中华民国」条。

⒉  古代汉族最初多建都于河南省及其附近区域,以其位居四方之中,文化美盛,故称其 地为「中华」。后各朝疆土渐广,凡所辖地,皆称为「中华」。

晋·桓温〈请还都洛阳疏〉:「彊胡陵暴,中华荡复,狼狈失据。」
《北齐书·卷二一·高干传》:「于时,鲜卑共轻中华朝士,唯惮服于昂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中华"的意思解释、中华是什么意思由文学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老百姓的话叫吃粑粑赶不上热乎的,有些事情作茧自缚自入牢笼,有些本该理直气壮的事情却用奴颜卑膝来应对,盛世中华奴才外交。

2., 在他们身上,我们不仅看到了青海人扶危济困、古道热肠的崇高品质,更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和淳朴善良。

3.中华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洗雪蒙受的耻辱。

4.发奋图强是中华民族的本性。绝无出路是腐朽的政府的必然下场。

5.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,中华儿女,地无分南北,人无分老幼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举国上下,万众一心,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。

6., 伏羲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本源,中华儿女得以生息繁衍壮大的命脉.

7.长城是中华母亲的要带;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;是中国人民的骄傲;是中国的标记;代表着中国的强盛;代表中国像一条巨龙。

8.翻开精美的日历,我细数着春节将要来临。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更是我期盼的佳节,因为只有这几天,我才能放下沉重的学习,放松自己的心情,淘洗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日子。

9.走进新四军纪念林,走进新四军波澜壮阔的抗战史,包括淮南在内的中华大地饱受日寇蹂躏、军民抗日救亡的一幅幅历史画面就浮现在眼前。

10.中国戏曲演唱艺术的行腔韵味博大精深,凝聚了中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之精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