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wán lián nuò lì
注音ㄨㄢˊ ㄌ一ㄢˊ ㄋㄨㄛˋ ㄌ一ˋ
成语解释
顽廉懦立
繁体頑廉懦立
⒈ 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后来用“顽廉懦立”形容感化的力量很大。
英the corrupt became honest and the drifters filled with ambition;
⒈ 使贪婪者变得廉洁,使懦弱者能够自立。形容志节之士对社会的感化力量之大。顽,通“忨”。
引语本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故闻 伯夷 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”
赵岐 注:“顽贪之夫,更思廉絜;懦弱之人,更思有立义之志也。”
宋 朱熹 《与王龟龄书》:“诚不自意,充顽廉懦立之效,乃於吾身见之。”
《明史·钱一本传》:“大臣既无难进易退之节,天下安有顽廉懦立之风。”
清 魏源 《朱陆异同赞》:“青田 无 陆子静,建安 无 朱元晦,南渡以来,足踏实地,惟二公皆严关乎义利,宜其兴起百世,顽廉懦立。”
郭沫若 《羽书集·抗战与觉悟》:“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,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,愈见鼓舞,兴奋,而增高了。”
⒈ 使贪婪的人廉洁,使懦弱的人立志。语本形容仁德之人对社会有很大的感化力量。也作「廉顽立懦」。
引《孟子·万章下》:「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」
1.但是如果爵爷不是那样光风霁月,春风化雨,光明磊落,使人顽廉懦立,我仍不会把我这个可怜的成绩献给爵爷。
2.他那高尚的革命情操,给了人们以深刻的教育,真正收到了顽廉懦立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