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席而葬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谓用苇席裹尸而埋葬。极言葬礼之薄。
出处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梁鸿》:“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,封修远伯,使奉少昊后,寓于北地而卒。鸿时尚幼,以遭乱世,因卷席而葬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juàn xí ér zàng
注音ㄐㄨㄢˋ ㄒ一ˊ ㄦˊ ㄗㄤˋ
繁体卷蓆而奘
感情卷席而葬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物美价廉(意思解释)
- 鼠凭社贵(意思解释)
- 弦外之响(意思解释)
- 想望丰采(意思解释)
- 山雨欲来风满楼(意思解释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释)
- 谦受益,满招损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(意思解释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释)
- 作贼心虚(意思解释)
- 十恶不赦(意思解释)
- 文治武功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斗转星移(意思解释)
- 搬弄是非(意思解释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释)
- 横拖倒扯(意思解释)
- 惊心悼胆(意思解释)
- 出神入化(意思解释)
- 表面文章(意思解释)
- 黯然神伤(意思解释)
- 断子绝孙(意思解释)
- 不好意思(意思解释)
※ 卷席而葬的意思解释、卷席而葬是什么意思由文学号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不动声色 | 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 |
手下留情 | 下手处理事情时;留些情面;不把事做绝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悬崖勒马 |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 |
止于至善 |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青云直上 | 青云:指青天。直线上升;向高空飞腾直上。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。 |
鸿儒硕学 | 鸿儒:大儒;硕学:有很多学问的人。泛指学识渊博、造诣很深的学者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钻木取火 |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 | 谚语。比喻只要有决心,肯下功夫,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共为唇齿 | 比喻互相辅助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短寿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千真万确 |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|
狂风暴雨 | 大风大雨。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诸如此类 |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。指与上述同类的。诸:一些;许多;如:像。 |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 |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 |
挥戈反日 | 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比喻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|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
踉踉跄跄 |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。 |
无微不至 |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
打开天窗说亮话 | 比喻无须规避,公开说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