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谋不轨的成语故事
拼音tú móu bù guǐ
基本解释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。图:谋;图谋:暗中谋划;轨:法度;准则。
出处晋 陈寿《三国志 王彬传》:“因勃然数敦曰:‘兄抗旌犯顺,杀戮忠良。图谋不轨,祸及门户。”
图谋不轨的典故
三国时期,孙权死后,10岁的儿子孙亮继位,朝政由大将军诸葛恪、会稽太守滕胤共同辅政,偏将军孙惏谋害滕胤,势力逐渐增强,开始胡作非为。孙亮想除掉孙惏反而被他赶下台,迎立孙休为皇帝,孙休还未登基,他又想图谋不轨被虞汜制止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图谋不轨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信及豚鱼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 |
众喣山动 |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 |
又红又专 | 邓小平《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》:“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、热爱社会主义,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,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,作出了成绩……就整个说来,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。” |
天涯海角 | 唐 吕岩《绝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见人。” |
哀而不伤 |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“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学人向什么处立?” |
目不转睛 |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 |
通都大邑 | 唐 韩愈《守戒》:“今之通都大邑,介于屈强之间,而不知为备。” |
自食其果 |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 |
见危致命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