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境息民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保卫国家边疆,使人民得以安宁。
出处《周书 刘雄传》:“先是,国家与齐通好,约言各保境息民,不相侵扰。”
例子王能保境息民,则福可长享。(《明史 外国五》)
基础信息
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
注音ㄅㄠˇ ㄐ一ㄥˋ ㄒ一 ㄇ一ㄣˊ
感情保境息民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军队的职责。
近义词保国安民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圆颅方趾(意思解释)
- 居功自满(意思解释)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释)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不骄不躁(意思解释)
- 习非成是(意思解释)
- 枝对叶比(意思解释)
- 志满意得(意思解释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释)
- 肝胆欲碎(意思解释)
- 目不转睛(意思解释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释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酒后茶余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动魄惊心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升官发财(意思解释)
※ 保境息民的意思解释、保境息民是什么意思由文学号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祸乱滔天 | 形容灾祸、战乱极其严重,天下动荡不安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苦思冥想 | 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辞简意足 | 简:简要;足:充实,完备。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。 |
野没遗贤 | 见“野无遗贤”。 |
雨散风流 | 比喻离散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铁树开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钿合金钗 |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 | 山阴道:在会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风景优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胜看。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,应接不过来。 |
色厉内荏 |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严厉强硬;内心怯懦软弱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烟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。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。也作“云消雾散”。 |
井中视星 |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浅,见识狭隘。 |
解甲归田 | 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 |
来因去果 |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。 |
心猿意马 | 形容心思不定;好像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 |
马龙车水 | 马象游龙,车象流水。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|
泥塑木雕 | 用泥土塑造、木头雕刻的偶像。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。 |
长驱直入 | 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;直入:不停顿地一直向前。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。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。 |
炎黄子孙 | 炎黄: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,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。炎帝和黄帝的后代。指中华民族的后代。亦作“黄炎子孙”。 |
心中有数 |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;心里有底。 |